根据华纳公司旗下电影公司消息称,原定于2014年上映的地心历险记3,改为2016年上映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传达出人类探索未知的无限热情,激发人们追求梦想。在薛绍徽和陈寿彭合作翻译 《八十日环游记》之后,中国有不少译者精心翻译了凡尔纳作品。
1902年,梁启超在流亡地日本创办了《新小说》,并依据森田思轩的《十五少年》和罗善合作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十五小豪杰》是一部少年文学,梁启超被书中西方少年不畏艰险、同舟共济的精神打动,认为这本书可以“开发本国学生的志趣智识”,因此将它译出。
受梁启超影响,早年留学日本的鲁迅于1903年根据日本井上靖的译本翻译了《月界旅行》,又据三木爱华与高须墨浦的合译本翻译了《地底旅行》。
《月界旅行》讲述美国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康准备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鲁迅的这一译本,于1903年12月在日本东京印刷发行。
《地底旅行》(现译《地心游记》,好莱坞还据此拍了两部 《地心历险记》,于2008年和2010年上映) 写的是莱得布洛克教授和他的侄儿阿克赛在一位向导的帮助下,经由冰岛一个暂时沉寂的火山口,沿岩石中的洞穴而下,历尽艰险,终于抵达地心,最终奇迹般经由一次火山爆发,从地中海那边另一个火山口喷回到了地面。鲁迅这一译本1906年4月在日本东京印刷,由南京启新书局和上海普及书局发行。